合肥工业大学地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基本情况
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0705 获得授权时间:2018年
二、学科简介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横跨自然、人文和技术三大领域,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作为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复杂演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理学不断革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合肥工业大学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在原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地学基础厚,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特色。2018年获得地理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依托于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该学院历史悠久,地学学科体系完备,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环境工程”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勘查技术与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学院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上不断开拓创新,产生了一批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学科双双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学科依托学院 “大地学”学科背景,瞄准学科前沿,立足国家和地方建设重大需求,围绕空间信息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信息决策过程,通过地理与地质、环境等地学相结合,在资源环境等领域开展学科交叉和应用研究,形成了三维GIS及其应用、资源环境遥感与GIS分析、地理环境演变与地貌分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大数据分析五个特色研究方向。
现有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近3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7项,社会服务项目22项,总科研经费近854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5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主持省级教研项目5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出版教材1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科建有空间信息集成与综合分析平台、遥感实验室、GIS制图室、地理学综合创新基地等学科研究和实验平台,具备优良的地理学研究培养条件。
三、培养标准★
本学科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地理学相关领域知识,具有把握地理学相关研究前沿动态,提出研究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培养的研究生应该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地理学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能够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项目管理、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工作,或具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
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LO)具体如下:
(LO1)培养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能立志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LO2)具有良好的数理、人文社科和地球系统科学基础;
(LO3)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LO4)掌握地理学的野外工作和测试分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地理学相关研究;
(LO5)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正确地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地理学相关实际问题,具备从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LO6)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四、主要研究方向
1. 三维GIS及其应用
2. 资源环境遥感与GIS分析
3. 地理环境演变与地貌分析
4.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5. 地理大数据分析
五、学制及学分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课程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
六、课程地图★
表1 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地图
课程名称 |
LO1 |
LO2 |
LO3 |
LO4 |
LO5 |
LO6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 |
|
|
|
○ |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 |
|
|
|
○ |
|
英语 |
○ |
|
|
|
○ |
○ |
矩阵理论 |
○ |
○ |
|
|
○ |
|
数值分析 |
○ |
○ |
|
|
○ |
|
数理统计 |
○ |
○ |
|
|
○ |
|
随机过程 |
○ |
○ |
|
|
○ |
|
最优化方法 |
○ |
○ |
|
|
○ |
|
地球系统科学 |
○ |
○ |
○ |
|
○ |
|
地理信息科学 |
○ |
○ |
○ |
|
○ |
|
学科前沿专题 |
○ |
○ |
○ |
|
○ |
○ |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
○ |
○ |
○ |
|
○ |
|
公共实验 |
○ |
|
|
○ |
○ |
|
英语口语 |
○ |
|
|
|
○ |
○ |
论文写作 |
○ |
|
|
|
○ |
○ |
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高等自然地理学 |
○ |
○ |
○ |
|
○ |
|
全球变化科学 |
○ |
○ |
○ |
|
○ |
|
数字地形分析 |
○ |
○ |
○ |
|
○ |
|
自然资源学 |
○ |
○ |
○ |
|
○ |
|
自然灾害学 |
○ |
○ |
○ |
|
○ |
|
高等地图学 |
○ |
○ |
○ |
○ |
○ |
|
高级GIS软件开发 |
○ |
|
○ |
○ |
○ |
|
三维可视化方法及应用 |
○ |
○ |
○ |
○ |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 |
○ |
○ |
○ |
○ |
|
地理建模 |
○ |
○ |
○ |
○ |
○ |
|
时空大数据分析 |
○ |
○ |
○ |
○ |
○ |
|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高等人文地理学 |
○ |
○ |
○ |
|
○ |
|
高等经济地理学 |
○ |
○ |
○ |
|
○ |
|
区域分析与规划 |
○ |
○ |
○ |
|
○ |
|
资源经济学 |
○ |
○ |
○ |
|
○ |
|
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 |
○ |
○ |
○ |
|
○ |
|
文献阅读 |
○ |
|
○ |
○ |
○ |
○ |
开题报告 |
○ |
|
○ |
○ |
○ |
○ |
学术交流 |
○ |
|
○ |
○ |
○ |
○ |
实践环节 |
○ |
|
○ |
○ |
○ |
|
七、课程关系图★
八、实践教学地图★
本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学术交流能力(A)、创新科研工作能力(B)和创新技术工作能力(C)。为了培养上述实践能力主要进行的实践环节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学术报告会、创新实践、工作技术实践和学术论文撰写。
表2 实践教学地图
实践环节 |
A 学术交流能力 |
B 创新科研工作能力 |
C 创新技术工作能力 |
公共实验 |
|
○ |
○ |
高级GIS软件开发 |
|
○ |
○ |
高等地图学 |
|
○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
○ |
○ |
三维可视化方法及应用 |
|
○ |
○ |
地理建模 |
|
○ |
○ |
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 |
|
○ |
○ |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
|
○ |
○ |
文献阅读 |
○ |
○ |
○ |
开题报告 |
○ |
○ |
○ |
学术交流 |
○ |
○ |
○ |
创新实践 |
|
○ |
○ |
工程技术实践(含助管、助教) |
|
○ |
○ |
论文写作 |
○ |
○ |
○ |
九、课程设置方案
地理学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
(总学分为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为16-18学分)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学期 |
考核性质 |
备注 |
一 |
二 |
考试 |
考查 |
学 位 课 |
公 共 学位课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
√ |
√ |
|
选修 一门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 |
√ |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 |
|
√ |
|
必修 |
英语 |
60 |
3 |
√ |
|
√ |
|
矩阵理论 |
32 |
2 |
√ |
|
√ |
|
必修 (不少于两门) |
数值分析 |
32 |
2 |
√ |
|
√ |
|
数理统计 |
32 |
2 |
√ |
|
√ |
|
随机过程 |
32 |
2 |
|
√ |
√ |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
√ |
√ |
|
专业学位课 |
地球系统科学 |
32 |
2 |
√ |
|
√ |
|
一级学科学位课(选修不低于4学分) |
地理信息科学 |
32 |
2 |
√ |
|
√ |
|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
32 |
2 |
√ |
|
√ |
|
学科前沿专题 |
32 |
2 |
√ |
|
|
√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选修课 |
公共实验 |
16 |
1 |
|
|
|
√ |
必修 |
论文写作 |
16 |
1 |
|
|
|
√ |
口语(英语) |
32 |
2 |
|
√ |
|
√ |
选修不少于1门 |
文献检索 |
16 |
1 |
|
√ |
|
√ |
文学与艺术欣赏 |
16 |
1 |
|
√ |
|
√ |
专业 选修 课 |
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 |
32 |
2 |
√ |
|
|
√ |
模块一 自然地理学方向 |
高等自然地理学 |
32 |
2 |
√ |
|
|
√ |
全球变化科学(双语) |
32 |
2 |
√ |
|
|
√ |
数字地形分析 |
32 |
2 |
|
√ |
|
√ |
自然资源学 |
32 |
2 |
|
√ |
|
√ |
自然灾害学 |
32 |
2 |
|
√ |
|
√ |
专业 选修 课 |
高级GIS软件开发 |
32 |
2 |
√ |
|
|
√ |
模块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 |
高等地图学 |
32 |
2 |
√ |
|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双语) |
32 |
2 |
√ |
|
|
√ |
地理建模 |
32 |
2 |
|
√ |
|
√ |
三维可视化方法及应用 |
32 |
2 |
|
√ |
|
√ |
时空大数据分析 |
32 |
2 |
|
√ |
|
√ |
专业 选修 课 |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
32 |
2 |
√ |
|
|
√ |
模块三人文地理学方向 |
高等人文地理学 |
32 |
2 |
√ |
|
|
√ |
高等经济地理学 |
32 |
2 |
√ |
|
|
√ |
区域分析与规划 |
32 |
2 |
|
√ |
|
√ |
资源经济学 |
32 |
2 |
|
√ |
|
√ |
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 |
32 |
2 |
|
√ |
|
√ |
补修本科课程 |
由导师根据其指导的研究生培养实际,自行选择补修本科课程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 |
|
1 |
√ |
|
|
√ |
不计入 总学分 |
开题报告 |
|
1 |
|
√ |
|
√ |
学术交流 |
|
1 |
√ |
√ |
|
√ |
实践环节 |
|
1 |
√ |
√ |
|
√ |
注:表中有已明确标注的课程和环节,红色标注为必须开设的课程,空白部分请自主设置,专业课原则上为32学时2学分,必修课考核性质原则上为考试。
十、必修环节★
1. 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阅读至少100篇研究领域内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学习本领域的最新前沿学术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及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和预期效果等内容,并在学科组内通过答辩后方可进入课题研究阶段。一般应于第二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3. 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评阅并同意后,由学校(学院)统一送校外专家盲审,评审专家2-3人,需有2名专家均同意答辩后方可参加答辩,且对于评阅成绩低于75分的专家评审意见,学生需在答辩前进行论文修改并提交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应答表。论文答辩采用在学科组内统一答辩方式,答辩委员由5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并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答辩成绩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全票通过方可申请学位。
4. 学术交流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不少于8次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5.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工程技术实践和创新实践。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生的课程教学、辅导、试验、实习的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辅导,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的生产、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也可以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课题,以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和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参加各类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
作为实践环节的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将硕士生担任助教或助管工作设立为1个学分的必修环节。要求助教所助课程学时(或累计)不少于32学时;助管工作量当量等同于助教工作量要求。
十一、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专业学科组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采取指导教师个人指导与学科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指导。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基础,重点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培养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研究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支持鼓励研究生从事探索性研究。
强化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加强论文选题审核、中期考核、论文评审、论文预答辩环节的管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预答辩由导师自行组织,预答辩合格者才可参加统一答辩。
十二、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及学院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要求执行。
硕士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当符合本学科研究方向,并具有新见解,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结果可靠,符合《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
达到培养方案和授予学位的要求,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有关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及学位申请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执行。
十三、其他说明
硕士研究生应遵守的学术道德要求:
尊重他人的科技劳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研究伦理,恪守《合肥工业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诚实守信,学风严谨;遵守论文写作规范,严禁任何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擅自使用他人署名、他人实验数据或未公开的学术成果,未参加创作而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反对投机取巧,敢于同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不良的学术风气作斗争,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不做违背国家各项法纪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