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论坛:蛇纹岩的研究系列学术报告
报告地点: 纬地楼3楼会议室
报告时间: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下午3:00-5:00
举办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报告1:Serpentinite variations reflecting forearc fluid influence in orogenic complexes
报 告 人: Tatsuki Tsujimori (辻森 樹, Shi sen shu) 教授
工作单位:Tohoku University, Japan(日本东北大学)
报告简介:
报告1:通过造山带蛇纹岩的多样性来理解俯冲岛弧的形成过程;
报告人简介:
Tatsuki Tsujimori: 日本东北大学Tatsuki Tsujimori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岩石学家和地质学家,是美国矿物学会会士(2013)、美国地质学会会士(2014)。2021年获得日本矿物学学会奖(JAMS Award),2016年至今任日本地质学会执行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过程,特别关注俯冲带变质和流体过程。他于1999年在日本Kanazawa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Kanazawa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任冈山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东北大学教授。目前担任《Island Arc》主编、《Geological Journal》和《Geosystems and Geoenvironment》副主编。在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Geology, EPSL, JGR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
报告2:蛇纹岩在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贡献
报 告 人: 陈伊翔 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简介:
蛇纹岩是俯冲大洋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蛇纹岩深俯冲对壳幔物质交换、地球内部挥发份循环等跨圈层过程都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在示踪俯冲带蛇纹岩作用的方式和机制方面存在很大挑战。本报告中我们选取全球典型的蛇纹岩、变质蛇纹岩、流体交代岩和弧岩浆岩样品,围绕大洋橄榄岩蛇纹石化、蛇纹岩变质脱水、蛇纹岩脱水流体交代和弧岩浆形成等系列过程,揭示其中的元素迁移和同位素变化行为,建立俯冲带蛇纹岩活动的地球化学示踪体系,探讨蛇纹岩在俯冲带挥发份循环和圈层相互作用中的重要贡献。
报告人简介:
陈伊翔,中国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化学专业主任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俯冲带熔流体地球化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B类)子课题1项,参加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获中国科大创新团队培育项目、领军人才计划项目支持。担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NSFC-CAS联合学科发展战略“板块俯冲带”项目秘书兼总体撰写组成员,在Goldschmidt2022会议上作主旨报告、第5届国际蛇纹岩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担任国际地质大会、CGU、全国同位素会议等专题召集人。在Nat Sci Rev, EPSL, GCA, 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50篇,合作作者论文44篇,总引用2400余次。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16年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20年获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2022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4年获中国科大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